区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委员大会发言材料之十

  • 发布日期: 2017-01-13
  • 阅读次数:
  • 字号:[ ]
 
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建议
 
区政协委员  姚晓兰
 
人才是当代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已成为地区间综合实力竞争的集中体现。高技能人才作为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随着我区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生产一线技能人才紧缺的状况十分突出,技师队伍后备人才总量不足、结构断层,特别是领军型高技能人才紧缺,已成为制约我区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瓶颈。
一、目前我区技能人才的基本情况
1 .数量规模稳步增长。我区积极创新培训补助激励机制,制定出台了《通州区高技能人才七年倍增计划》,引导和扶持条件较为成熟的培训机构,实现了培训、考核、就业一体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总量看,至201611月底全区共培养高级工43364人、技师5096人、高级技师161人(均不含退休人员)。
2 .结构比例日趋合理。从产业分布看,我区高技能人才多集中在建筑安装、家用纺织、海洋船工、机械电子等支柱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方面,较好的支撑了通州经济发展。从社会构成看,高技能人才占社会从业人员的比例达到5.5%,离2020年《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试行)》的要求差0.5个百分点。
3 .人员素质得到显著提升。近3年来,我区持续加强技能人才的培训考核认证工作,尤其是注重顶尖高技能人才培养,新增高级技师75人;注重在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中培养高技能人才,新增一批技术技能复合型的技师和高级技师560人,有效改善了高技能人才队伍结构,提高了高技能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我区技能人才引进和培养存在的问题
1 .高技能人才政策体系不够完善。我区对本土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效果明显,高技能人才总量已近5万人。但引进外来的高技能人才数量明显不足,特别是领军型和紧缺型的外来高技能人才缺乏。
2 .企业自主引培的积极性不够高。一是企业对用工需求缺乏预见性,等“米”下锅现象比较普遍。面对疯抢的用工市场,要么设计商业噱头争夺招工“眼球”,要么立足于“重赏之下有勇夫”互挖墙角。二是对培养技能人才存在纠结心态,“怕”高技能人才培养多了,人才“翅膀硬了”会“漫天要价”,成为别人家的“菜”。三是许多经营领导者认为培训虽然能提高员工业务水平,但回报太慢,受急功近利思想影响,不重视技能培训。
3 .尊重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不够浓烈。重文凭、轻技能的观念根深蒂固,以学历和职称作为判定人才的标准。企业在引进人才时,多数为大中专毕业生,较少引进技工人才。劳动者普遍认为学历越高越是人才,因而一味追求高学历以谋求白领岗位,不愿当工人,导致技术工人严重短缺。在收入分配导向上,常常把学历相对不高、技能较高的技工排除在人才之外,个人收入与本人的职业资格等级不挂钩,这使许多技术工人找不到职业荣誉感,严重挫伤了他们钻研技术和努力工作的积极性。
三、进一步加强我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建议
2015 年我区制定“中国制造2025通州行动纲要”,目标就是实现我区制造业由大变强,由制造业大区变成制造业强区。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产业需要大量的技能人才、高层次的技能人才。他们既是生产线上的生产者,同时也应是智能设备的管理者,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工匠精神、扎实的基本功和基本的学习能力。结合我区产业和技能人才工作的实际,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 .建立和完善各类技能人才政策。国家非常重视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大力倡导培养和引进高技能人才。江苏省双创计划从2014年开始将高技能人才列入资助范围。省市已将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列入对各级党委、政府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因此,建议我区尽快制定出台并实施《南通市通州区引进高技能类人才奖励办法》。通过政策激励,引导企业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引进,解决目前企业发展急需的技能人才来源。对引进的领军型或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可以通过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平台,培养和带动一批高技能人才的快速成长。
2 .激发企业重视技能人才引培的积极性。企业是产业技术应用的主战场,更是技能人才发挥作用的主要舞台。在目前技能人才总体素质不高和领军人才紧缺的情况下,要强化在使用中培养的理念,通过使用好领军人才带动其他技能人才加快成长。要引导企业尽快建立培训、考核、使用与待遇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增加技能在工资中的比重。要使用好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区级统筹部分,健全职业培训政策扶持体系,制定实施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政策,加强各类培训工作。还要引导企业加强与职业院校的联系,大力开展“订单式”培训,促进职业培训与岗位开发相结合,形成产学研紧密相连的局面,共同强化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我区已成功开设三期“千名企业家创新人才培养工程”EMBA研修班,聘请高校教授来通授课,开拓了企业管理者视野,提高了他们经营管理的意识。建议在课程中增加相关技能人才培养的内容,引导企业经营管理者逐步树立人才兴企、技能兴企的意识。
3 .畅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一是打破身份界限,形成平等竞争的用人机制,使高技能人才能够走上与自身的实际技能水平相吻合的管理、技术岗位。二是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构建从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首席技师→技能大师的技能人才梯队成长路径,对其承担的技术攻关和技改创新等给予经费支持。提高各级劳动模范评比中高技能人才的比例,在评选企业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时,优先考虑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三是要拓宽技能人才的职业发展空间,积极探索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员、技术管理人员职业晋升转换的“立交”通道。相关待遇可参照专业技术人员标准执行。
4 .提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对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人员要发给职业资格证书。健全多元化的高技能人才成长激励机制,从待遇、荣誉等多个方面给高技能人才以激励,让优秀高技能人才也“名利双收”。可借鉴外地实施高技能人才与高层次人才同等待遇的做法,将技能人才参加培训学习享受相关补贴以制度化的形式加以固化。改革完善技能人才晋级增资制度,将工资福利待遇向技术岗位(工种)倾斜,创新专业技能岗位津贴制度,对在关键技术岗位锐意创新,作出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要引导企业运用股权激励,以补充保险的方式提高其保障水平,并在落户、休假、住房等具体待遇上予以倾斜。
5 .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对参加技能大赛涌现出的优秀技能人才要大力宣传,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如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通州四建葛建华,要发挥其高级瓦工技能大师工作室在行业内的引领作用;“江苏省首席技师”——南通四建职工黄建中,要发挥其在企业内的示范作用;通州区首届名技师群体——郭建华、喻勇、王建平、朱洪霞、李军,要发挥他们在社会上的带动作用。以技能大赛、先进典型为宣传重点,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大力宣传高技能人才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宣传培养使用技术技能人才的政策措施,着力营造重才爱才的浓厚氛围。区总工会主办的“十大工种技能大赛”在我区有一定的影响,建议根据我区产业特点,合理确定比赛项目,制定比赛规则,努力使这项比赛成为通州最大规模的职业大赛,成为技能人才展示绝活绝技的亮丽舞台。
  • 各地政协网站
  • 区县政协网
  • 站本地热门
  • 网站精选网站
版权所有:南通市通州区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