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2018年第5期

  • 发布日期: 2018-11-26
  • 阅读次数:
  • 字号:[ ]

 

编者按 最近,区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就“坚持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实体经济竞争力”主席会议协商课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调研中肯定了我区在加速经济转型升级、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所做的工作 ,并就强化实体优先、亩产优先、集聚优先、环保优先、人才优先等提出了 一些建议意见。现根据我区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形势,将调研成果呈报区委、区领导领导决策参阅。

坚持高质量发展 不断增强实体经济竞争力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随后对推动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具体部署。江苏省委提出“六个高质量”发展目标,明确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江苏作为东部发达省份必须扛起 的重大责任”。为此,区政协2018年工作计划将“坚持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实体经济竞争力”列为今年主席会议的重要课题。近期,区政协经科委组织相关人员对此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成绩
加速经济转型升级,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一直是我区经济工作的主旋律。尤其是今年以来,我区推进高质量发展更是成效明显。上半年,在全市“追赶超越”争标兵考核及产业项目综合考核中,我区均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一是政策支撑体系更加健全。 我区先后出台了促进工业化转型升级政策意见、加快科技转型发展、金融工作考核激励办法(试行)、高质量发展引导基金组建方案等10多个政策意见,设立了支持企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人才开发、产业发展、服务业发展、商务发展和金融扶持产业发展六大专项资金,从而不断导向资本、人才、技术、市场等要素资源向区域经济转型升级集聚。
二是创新主体地位更加突出。 2018 1-10月,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165家,列南通市首位。完成高新产值 826.69 亿元,同比增长 18.5 % ,占比达 51.65% 。现有6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省级院士工作站、21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96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南通(家纺)快速维权中心累计预审外观审计专利6648件,授权3097件。
三是人才支撑更加有力。 大力推进“人才新政21条”,全区落户人才项目337个、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632名。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0人、省级以上有突出贡献专家11人、省科技企业家18人。入选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5人、省“乡土人才三带行动计划”培养对象22人、市“226工程”培养对象106人。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人才公寓1400多套,总面积达12. 5 万平方米 ,发放高层次人才生活津贴和购房补助近2000万元。
四是金融服务更加优化。 出台金融工作考核激励办法(试行),截止9月底,全区贷款余额984亿元,新增贷款120亿元,率先实现新增贷款百亿目标。全面开展多轮企业融资“走帮服”活动,现场解决企业融资1.6亿元。大力推动企业股改上市“三年行动计划”,目前,全区正在运作IPO企业7家,其中6家企业入轨运作。
五是土地保障更加高效。 今年以来,全区有3个项目计686亩用地指标纳入省重大项目用地直供目录。申请工业项目用地1427亩,供应工业用地943889亩,有力保障了华电、国豪、金鼎龙二期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处置闲置或用而不足土地605亩,在建高标准厂房达130多万平方米。
六是“放管服”改革更加到位。 通过“放管服改革”,企业注册登记时间由9个工作日缩减到3个工作日,一般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时间由254个工作日缩减到45个工作日,连续两年获全省创业创新环境评价工作第2名。
二、存在问题
尽管我区近年来推进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但是,同先进地区相比,同我区作为江苏较发达地区应承担的历史责任相比,同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相比,我区进一步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仍然任重道远。
一是产业层次相对偏低,中小企业步履维艰。 全区纺织、机械装备、轻工食品、建材等传统产业占比达到6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处于星星之火状态。中小企业偏多,布局分散,工业企业应税销售10亿元以上企业仅有13家,百亿以上企业还处于空白。很多中小企业环评手续不全,环保压力巨大。
二是重大项目推进不快,布局不优转化缓慢。 2015 年开工的亿元项目,应税销售超过5亿元的只有华电热电1家企业。 2016年、2017年新开工193个亿元项目,到今年三季度竣工率仅有58.8%2016-2017年南通认定我区新开工10亿元以上重特大项目仅12个,在全市排名第六。全区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幅仅有6%,而同期开发区、港闸区增幅均达到50%以上。
三是生态环境建设历史欠帐较多,绿色工业任重道远。 上半年,我区因两个省考断面不达标被省环保厅约谈,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回头看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保审计也对我区交办了一大批问题,交办内容涉及每个镇区园街道。小化工、小拖浆、小造粒、小搅拌(水泥)等“十小”行业亟待整治。在南通市污染防治攻坚战考评中,我区一季度排名第9,上半年排名第6
四是引才政策缺少比较优势,人力资源严重短缺 企业普遍反映,我区高精尖人才引进的有力措施不多,导致我区创新平台层次偏低,推动产业发展作用不明显。传统支柱产业如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缺工较多,普通蓝领缺口大、技术工人招用难,缝纫、包装、铸造、电焊等熟练工“一工难求”,行车、数控等技术要求较高的工种更是“人才难得”。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必须狠抓落实,重点突破。对标全省高质量发展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区应在着重以下五个方面做出努力:
1 .牢记“硬道理”,进一步强化“实体优先”意识,不断夯实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振兴实体经济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实体经济抓上去”、“国家强大要靠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国家的本钱”……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有关实体经济的重要论断。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我国“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一段时期以来,有些地方贪大求洋、急功近利,不切实际地一味追求“总部经济”、“楼市经济”,结果导致经济发展后续乏力。事实证明,在二三线城市,离开实体经济的支撑,虚拟经济的发展是不可能持久的,只有实体经济发展得好,虚拟经济才有“源头活水”。不可否认,虚拟经济在一定条件下对实体经济具有补充和促进作用,但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动摇发展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必须始终牢记“实体经济优先”这个硬道理,不管东西南北风,发展实体经济不放松。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区域经济发展的“牛鼻子”,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
2 .实行“硬标准”, 进一步强化“亩产优先”意识,切实把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准入门槛。 土地是不可再生的生产要素。但是,目前通州可用于产业项目建设的土地仅剩6000亩左右,促进土地资源要素向高收益高产出、高技术高成长型的企业集聚,倒逼落后和过剩产能逐步退出、低效企业加速转型成为摆在通州面前迫切而现实的课题。为此,必须严格项目准入门槛,以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为导向,全面构建亩产、创新和绿色综合评价机制。即以“亩均税收”、“亩均销售”为依据,以“亩产论英雄”。以“全员劳动生产率”、“研发经费占销售比重”为依据,以“创新论英雄”。以“单位能耗增加值”、“单位主要污染物增加值”为依据,以“‘绿色’论英雄”。通过强化“亩产”意识,全面推行用能、用地、用水等差别化价格政策,真正形成以资源要素市场配置为重点的激励退出机制。要围绕“平均投资强度不得低于300万元/亩,亩均税收力争超过15万元”这根红线,实行“土地资源集中统配”制度,即由区重大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对拟落地项目按“亩产”标准进行综合评估,提出具体审查意见,最后由区重大项目领导小组会议讨论决定供地方案。项目供地后,由项目落户所在地政府与投资方签订投资协议,进一步明确项目投资总额、设备投入、投资强度、建筑面积、建设周期、亩均税收等条款,并与相关优惠政策挂钩。项目落地后,实行全程跟踪责任制度。
3 .打造“硬标志”,进一步强化“集聚优先”意识,有效整合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资源要素。 集聚,是产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规模经济,是产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先进地区已在打造“地标产业”、培育“航母群体”方面提供了成功经验。比如,提及电子商务,我们马上会联想到深圳、杭州。在打造“地标产业”、培育“航母群体”方面,通州也已具备了较好基础。借鉴先进地区的做法,通州应该在着力培育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汽车及零部件三大产业上更高层次、更大规模地推进产业集群、资金集聚、土地集约、人才集中。同时,继续推动家纺产业全链转型,加快建筑业向绿色智能、装配式建筑及重大基础设施领域拓展,变“百舸争流”为“联合舰队”,让地标型产业成为通州实体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最有力支撑。要扎实培育规模企业,激励龙头企业强强联合、兼并重组,尽快形成一批100亿、50亿、20亿以上的龙头骨干企业。要加速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以创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为抓手,重点在科技创新、装备升级、战略规划等方面给予指导和扶持,形成一批行业巨人。要加大对实体经济的财政扶持力度,确保每年对实体经济投入的增幅不低于GDP的增幅。要精心培育小微企业,重点在财政扶持、融资担保、标准厂房、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市场信息等方面给小微企业提供有力支持,力争每年有50家以上小微企业进入规模。完善对金融系统的考核体系,提高实体经济的融资份额。
4 .实施“硬约束”,进一步强化“环保优先”意识,坚决筑牢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屏障”。 绿色”发展,既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经济要发展,环保须先行。现阶段,我区重污染企业仍然数量较多、布局分散,必须进一步强化“环保优先”理念,以环境保护为“硬约束”,凡是环境评价不能过关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环保设施未能验收的项目一律不得生产。要着眼于长期可持续发展,未雨绸缪,超前规划、超前布局、超前设计,确保环保设施处理能力大于同期排污总量,环保设施建设早于项目建设周期,消除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桎梏。一是要加速配套建设功能性环保产业。我区危废涉及门类较多,主要有机械加工行业的废机油、废乳化液,电子及金属表面处理行业的废酸(碱)、废水处理污泥、废试剂等,化工行业的废水处理污泥、废试剂,喷涂行业的废油漆,印染行业的废染料、助剂,钢丝绳行业的污泥、废酸和磷化渣,废气处理后的废活性炭、废油,以及所有行业的含有或沾染毒性、感染性危险废物的废弃包装物、容器及过滤介质。其中尤其必须重视的是,高新区深南电路、丽智电子、展华、卓力达、大东、甬金等企业正常生产后,危废年产生量将达2万吨,如果中芯国际项目落地,电子固废的处理数量及难度都将更大,要求将更高。为此,要针对我区重点污染行业的地区分布特点,提前在川姜建设家纺废料收储中心和家纺废料处置中心,并扩大先锋印染污泥处置中心的处置能力。在高新区、锡通园区等地规划建设危险废物综合处置项目、电子行业废物处置项目及固体废物应急处置中心。只有这样,才能为重大项目引进创造优质营商环境,防止出现重大环保事件,避免重蹈先发展后治理的覆辙。二是要加强与专业机构的全面合作。利用开征环境保护税、开展排污权交易和碳排放交易等有利时机,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强基础性研究,力争先行先试,取得先发优势。三是要推广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可以预见,推动“专业服务,长期合同,按效付费”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将成为市场主流。我区应统筹谋划,分步实施,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遴选一批专业第三方机构,并通过公开评价、项目考核等方式对其进行日常监督和管理。
5 .提供“硬保障”,进一步强化“人才优先”意识,充分挖掘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 新一轮科技创新的关键是吸引、留住、用好优秀人才,让“第一资源”产生澎湃的“第一动力”。当下的通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人才。一是要研究建立人才专业市场借鉴上海、深圳、南京等地的做法,尽快成立专业化公司,实行事业化、市场化运作,做到线上线下相结合,实现与上海、深圳、杭州等创新高地人才市场互联互通。适应新时代人才大战的新变化,出台更加精准化、精细化的人才引进政策,进一步加大吸引国际杰出人才、国家领军人才、地方拔尖人才的力度。二是要引进猎头公司。尽快出台猎头公司入驻通州的优惠政策,对入驻的猎头机构从房租、装修、引才等方面进行补贴与奖励。对于猎头公司引进的高精尖人才,符合条件的,要坚决给予重奖。三是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通过财政资金扶持、信贷资金引导等方式,激励企业设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充分发挥引进人才的生力军作用。

 

  • 各地政协网站
  • 区县政协网
  • 站本地热门
  • 网站精选网站
版权所有:南通市通州区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