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论坛材料之二
加强中心镇建设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一、石港新型城镇化建设成效
1. 科学合理的目标定位,为中心镇建设提档加速。
高起点编制发展规划。邀请南通市编研中心编制石港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高标准制定了石港镇总体规划和城乡统筹规划,确立了园区、镇区、景区和生态农业区“四区联动”的发展思路。中心镇近期规划总面积14.8平方公里(其中镇区5.4平方公里,工业园区5.2平方公里,景区4.2平方公里),其中3个专项规划(综合交通、绿地系统与水系、城镇空间特色)和控制性详规都由专家评审通过。
高标准建设特色镇区。坚持产城融合、特色兴镇的理念,统筹新老镇区建设,全面提升老镇区,加快开发新镇区,不断提高市级中心镇建设水平。2013年投入近2000万元,大力优化镇区基础配套设施,不断改善生活环境,美化镇容镇貌。以全区集镇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实施“六整治、六提升”工程,对镇区店牌店招、道路交通设施、镇区绿化、临街建筑立面出新等进行综合整治。全年共整修镇区道路
4.5公里
,清理疏浚镇区河道
3公里
,清理废旧塑料收购(加工)点48个,清理拆除各类违章建筑4200平方米,建设了流动摊点综合疏导市场。同时,利用闲置资源,建设了石港镇群众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文博苑),完成了石港小学异地新建工程,为我镇的文教事业发展创造了新的平台。加快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步伐,公交回车场已全面开工建设,消防站、供电所已经竣工,等待验收投入使用。
2. 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为现代农业提质增效。
农业项目建设成效显著。2013年新增项目农业11个,扩建项目农业8个,总投入达1亿元。同时,引导鼓励农户发展设施农业,完成设施农业1210亩。
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围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大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推进标准化良田建设。经过积极争取,一批农业项目在我镇落户。其中中央财政水利重点县项目,投资总额1120万元;新增千亿斤粮食项目,投资总额460万元;区级灌区改造项目,投资总额200万元;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资总额400万元。充分利用以上项目支持,去年我镇新建泵站55座,新建防渗渠道
153公里
,完成河道疏浚18条计30万立方米。完成农村公路建设
12公里
、改造桥梁24座。新增农业机具300多台套,其中插秧机35台,大中型拖拉机42台,“一体机”50台。去冬今春完成植树面积1403.8亩,超额完成了区政府下达的绿化任务。这些项目的实施,为提高农业发展水平,拓展农业结构科学调整,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
3.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社会建设成效显著。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2013全年共改造危房56户,尊老金、五保、低保、重残补助金等救济补贴及时足额发放,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98.3%,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93%。加快构建辐射周边的公共服务体系。完成石港小学异地新建、石南小学和五窑小学校安工程建设,全力推进镇域内教育均衡发展。以全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支持第六人民医院优化整合五窑、石南卫生院资源,全力启动并做好第六人民医院异地新建工程工作;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新农合门诊结报在16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部开通,全镇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86%。
社会治理更加有序。继续认真落实“大接访活动”工作方案,领导带班接访,倾听群众诉求,化解社会矛盾。加快推进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及“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实现便民服务。深入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成立石港镇突出信访问题和重大矛盾纠纷联席会议制度,处理纠纷近百起。通过“六五”普法、“民主法治村”创建,切实加强了农村法治建设。
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利用幼儿园旧园区,建设文博苑、科普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公共文化事业走在全区前列。继续支持群众性文化活动,石港传统文化得到发展。自编自演了“通州之夜”石港专场;组织参加了区第二届运动会,喜获团体第二名。
二、中心镇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 配套设施还不完善,前期建设资金短缺 。
目前石港镇围绕中心镇建设的园区、镇区、景区以及生态农业区“四区联动”规划已经形成,但是中心镇建设中的基础配套设施还很不完善。一是基础道路设施上,镇区道路老化现象严重,不彻底重建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园区道路还正在建设过程当中,离投入使用还有一段时间,解决企业入园后的生产生活设施不足,未形成有效配套。二是园区承载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投资环境急需进一步改善。三是建设初期需要的资金投入很大,即使通过融资平台弥补了财政资金投入的的不足,但是资金短缺仍为目前中心镇建设发展的最大瓶颈。
2. 高层次专业人才的缺乏。
中心镇建设中需要精通各类专业知识的人才,目前我镇也引进了一部分高层次人才,通过导师机制正尽快地融入工作,实际效果来看,融入效果仍不十分理想,人才使用上感觉捉襟见肘,能沉下心来,独挡一面的专业技术型人才仍然不足,以至于影响了一些重点工作的快速推进。
3. 园区项目建设进度不快。目前园区主要承接市区产业转移项目,宣传造势还不足,专业招商队伍人员还有限,全程保姆式服务还不到位,目前虽然有4个在建项目,但综合已签约项目的开工率来看,与预期目标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这里面有些项目存在土地色块调整还未到位、企业自身积极性不高等方面的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迫切需要开工的项目因拆迁遗留问题解决不到位、报批手续办理效率不高而受到了制约。此外落户的产业关联度高、投资强度大、产业特色明显的项目还不多,产业集聚效应还没有完全凸显。
4. 民生工程进度不快。
今年全镇确定了农民公寓楼建设、集镇功能提升、污水管网配套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村庄环境整治、农村基础设施完善、第六人民医院迁建、公交客运站建设、敬老院功能提升和功德园(公墓)建设等十大为民办实事工程。从工程完成进度来看,存在着总体推进不快、相互间不协调的情况。因工程招标时间上的影响客观存在,但更多的存在着我们在面对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破解发展难题上存在着推进不快的现象。
三、石港新型城镇化建设打算
1. 围绕园区开发建设,加速经济转型发展。
大力推进石港科技产业园建设,以园区的功能集聚项目,以项目的集聚提升园区形象,以园区的形象集聚发展要素,助推全镇经济转型发展。
完善基础设施。实施好园区各项配套设施,提升项目承载力。全程做好南二环路建设服务保障,确保年底通车;3条区内道路近期竣工,推进园区两条新规划的道路施工进度;完成土地平整、污水管网等配套设施建设。
突出项目建设。全程服务项目建设,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实行项目专人负责,想方设法破解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紧盯合同签约、项目注册、开工建设、竣工投产等关键环节,着力提高项目转化效率,确保恒盛幕墙、石墨机械、通球建筑机械、紫燕食品、博强机械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力促新兴机械、中群机械、山剑石墨、鸿盛装饰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结合石港科技产业园发展实际,明确对企各项收费标准。同时,主动服务好企业在土地征用、用工招聘、科技创新等方面的需求,确保服务热情、细致、周到,打造出园区崭新的服务形象。搭建企业发展载体,通过盘活存量土地、调整建设用地、争取土地指标等方式,努力克服用地瓶颈制约,充分发挥产业链接作用,促进机械、高档纺织等中坚企业扩张,形成园区产业特色。
推动企业转型。着力培育特色明显的产业集群,加速集聚政策、制度、人才和创新资源。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各类科技创新载体,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开展产学研和人才项目合作,促进产业升级,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提升企业发展后劲。
2. 围绕特色镇区建设,完善城乡发展机制。
整合市级中心镇建设和园区开发政策优势,围绕特色镇区建设,进一步拉开镇区发展框架,提升镇区功能,优化生活环境,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中心城镇。
拉开发展框架。加快濠港花苑、颐港家园等农民公寓楼建设步伐,促进居住向镇区集中。完成镇区收储地块和安置点的拆迁工作,全程服务中辉地块商业地产项目的开发,加快新镇区建设。
提升镇区功能。强化服务经济的功能,今年10月份之前,完成市级中心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围绕中心镇发展目标,推进公交客运站、消防站、供电所、污水管网、道路维修等重点工程建设。围绕景区开发,实施渔湾水道环境整治工程,完善各项旅游配套,早日重新接待游客。扎实做好渔湾居功能提升工程和省级村庄环境整治建设示范村工作,完善石东集居点服务中心功能,提升服务群众承载力。巩固集镇环境综合整治效果,实施老街区道路和污水管网等改造工程,推进小区物业全覆盖,优化生活环境。
提高管理水平。重视科学规划的引领作用,提高中心镇建设的规范化、系统化水平。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整合部门力量,优化部门职能,建立联动机制,形成中心镇管理合力。巩固集镇环境综合整治成果,对违章搭建高压管控,卫生环境开展无死角保洁,对交通秩序疏堵结合,市场经营进一步规范,切实提升人居品位。
3. 围绕农业提质增效,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根据建设现代化“农业生态区”的规划要求,围绕农业提质增效,不断完善农业发展基础,打造农业服务品牌,营造宜居生活环境,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切实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
完善农业发展基础。借助农业资源开发项目实施的契机,积极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道路修建、农村危桥改造等工程,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加大农业基础投入。围绕2014年区级灌区改造项目的实施,继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年力争新建农村道路
12公里
,改造泵站14座,疏浚河道24条,疏浚土方24.68万立方米,改造农村危桥15座。
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石港农业的特色优势,积极引导和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标准化、机械化生产,大力推行粮食生产全程化服务,努力打造农业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项目农业、设施农业建设,推进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为石港农业的发展注入活力。
优化生产组织结构。引导农业项目向九圩港河北生态农业区集中,土地向合作社集中,力争流转土地2500亩,新增高效设施农业1100亩。
发展特色、绿色农业。积极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建立绿色高效的生态农业结构,通过家庭小农场和土地流转,依托规模化大户和专业合作社形成新型高效的生态农业组织结构,加快绿式农产品体系建设,达到品种优化、产品安全和管理科学,深化管理经营模式,促进生态农业旅游观光综合开发和利用。积极推进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基地建设,全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面积达6.1万亩,绿色产品认证数量3个,目前正在申报无公害食品20个。
4. 围绕民生实事优先,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统筹民生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依法治理,不断提高人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强化社会保障工作。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大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和低收入群体、弱势群体救助工作力度;切实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妥善解决好农村五保户、特困户、困难职工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
积极办好民生实事。推进校安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进一步加快第六人民医院迁建、敬老院功能提升和功德园(公墓)工程建设,提升发展惠民水平。
推进社会依法治理。高标准运行村(居)公共服务中心和“一站式”平台,推进网格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服务群众水平;继续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畅通信访渠道,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做好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确保社会和谐稳定;普及法律知识,形成法治的社会氛围。
打造地方特色文化。深入挖掘石港历史特色文化资源,充分利用文博苑的载体优势,举办系列特色文化活动,扩大石港文化的对外影响。继续推进电子阅览室、农家书屋等农村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大力扶持老少乐艺文苑、戴湾社区文体活动中心等一批农村群众自发组建的文化阵地,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5. 突出建设美丽石港,力促生态文明提升。
农村环境提档升级。在进一步巩固农村环境长效管理和星级康居村(居)创建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实施农村环境提升工程。强化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提升环境空气质量。扎实推进绿化造林,今年区交我镇绿化面积1800亩,目前全镇已完成租地造林1780亩,镇村道路绿化250亩,超额完成了区绿化指标。各村按照全面达小康的要求,因地制宜建设村级游园绿地,为村民提供休闲健身场所。大力实施农村河道疏浚,通过河道疏浚、加强水源保护。开展河道保洁,加强水质达标管理。通过行政推动和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焚烧得到有效控制。同时,通过大力度宣传,强化农民环境卫生意识,不断改善农村环境。
集镇环境巩固提升。巩固集镇环境综合整治效果,完善镇区环境长效管理机制。以生态区、生态镇创建为契机,以突击行动和日常活动相结合,对影响环境面貌、不利环境保护的薄弱环节开展六整治六提升。清理取缔废品收购、加工点48家。启动渔湾集居点环境功能提升改造工程,在绿化、美化、亮化、河道生态治理等方面先行先试,积累经验。完善镇区污水管网布局,加大污水纳管力度,全面实施渔湾路沿线单位污水接管工程。继续实施镇区街道绿化工程,适时启动镇区绿地、小游园建设。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做到日产日清,改革完善环卫保洁工作,添置环卫设施,提高保洁效率。
企业环境全面整治。坚持铁腕治污,扎实开展环保“亮剑行动”,关停有污染企业4家,实施化工企业专项整治,有效治理企业突出环境问题,切实降低污染物排放,优化区域生态环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注重节能环保产业的引进与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