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论坛材料之九
加强镇村环境综合整治 齐抓共建宜居家园
区政协十总镇工委
近年来,十总镇深入推进镇村环境综合整治,坚持在改善环境中惠民生,把镇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惠民工程,作为创造发展优势、增强竞争实力的环境工程,作为完善城镇功能、塑造品牌形象的管理工程,科学规划,全民参与,全力打造产业生态高效、环境优美宜居、生活文明健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乡镇、江苏省卫生镇等荣誉,辖区内2个村居成功创建省三星级康居乡村,其余6个村居全部进入星级康居乡村行列。
一、近年十总镇镇村环境综合整治取得的成绩
(一)领导重视,强化组织,形成工作合力
为切实加强领导,十总镇成立了镇集镇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由一把手镇长担任组长,分管长效管理、生态创建、农业和村镇建设的领导任副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担任组成人员。各村居也相应
成立以村居支书为组长,主任为副组长,各村民小组组长为成员的村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同时,通过制定方案,细化责任,包干到人,形成了整体联动,分工具体,职责明确的一体化管理网络,确保各项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二)广泛宣传,深入发动,营造良好氛围
为强化广大群众的镇村环境综合整治参与意识,十总镇充分利用广播、板报、宣传标语等形式大力宣传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好镇村”的重要意义,
广泛宣传整治工作的各个环节,宣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生态环保理念,
动员家家户户都行动起来参与到环境整治活动中来,
营造全社会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
。
(三)多措并举,真抓实干,推进综合治理工作
1.
进一步推进镇区
“
五乱
”
治理。一是在治理
“
摊位乱摆
”
方面。坚持集中清理整治与强化日常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对主街大道的占道经营进行重点规范和整治,做到坐商归店,行商归市、游商归位,保持市场秩序良好。二是在治理
“
车辆乱停
”
方面。从规范人行道车辆停放行为着手,杜绝人行道
“
车辆乱停
”
现象。加强临时停车点的规范管理,加大街面巡查力度,对乱停乱放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查处。同时,完善各类交通标识、标线、标牌等基础设施。三是在治理
“
垃圾乱扔
”
方面。镇城管、环卫部门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落实保洁责任,加大保洁力度。加强对
“
门前三包
”
责任制的落实和监管,镇级各部门抓好本单位办公区域的清洁卫生,各村居负责抓好辖区范围内的清扫保洁。四是在治理
“
广告乱贴
”
方面。坚持从源头上加大打击和查处力度,对雇用、指使他人实施违法行为的人员依法从重处罚。定期不定期地发动群众开展全民性的非法小广告清理整治行动,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同时,在镇区相对集中的位置统一设置广告栏,引导广告规范发布。五是在治理“在建工程管理混乱”方面。加强对建筑工地、运输车辆的管理。严厉查处车辆不冲洗、装运不遮盖、工地不围栏、堆放不规范等行为。
2.
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一是以镇村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和农贸市场、停车场和公厕等建设为重点,狠抓镇村公用设施建设。建成一座垃圾转运站和5座大容量垃圾房,总投资360万元,农村环境卫生实现了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置的目标。建成全区镇级最大的室内农贸市场,总投资8000万元,占地面积25000平方米。投资200万元建成占地40亩的镇区小游园,功能齐全,景色宜人。投资500万元建成镇污水处理站,日处理能力1000吨。在镇区红路灯路口东北侧增设停车场,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新改扩建公厕3处。二是以镇区重点街路配套建设、村居道路硬化,完善路灯、绿化等为重点,狠抓镇村道路及配套设施建设。全镇建设村级水泥路210公里,镇区主要干道全部设置路灯,等级道路两旁全面植树绿化。全镇绿化建设面积累计达6000亩,建成区公共绿地人均面积12.2平方米。三是以
“
改水、改厕
”
为重点,狠抓基础设施改造。投入2000多万进行自来水管网改造,2010年实现长江水全覆盖。实施农村改厕9700座,在全区率先创建成无害化厕所全覆盖乡镇。
(四)健全机制,锐意创新,实现长效管理
1.
完善机制,强化保障落实。一是财政投入机制。坚持采取财政加大投入、以奖代补的形式,大力招商引资,最大限度的吸纳社会资金,确保资金投入。二是责任落实机制。分层次落实镇、村干部、城管、镇区各商户的责任,实行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城管队员包商户、商户包门前工作制度,逐级细化目标任务,逐级签订责任书,形成
“
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无缝隙
”
的责任体系。三是奖惩激励机制。各村居在集镇环境综合整治全年考核中,达不到一类村的全年综合目标考核不得进入第一名,实行一票否决。
2.
注重创新,推进长效机制建设。一是着力抓好队伍建设,按照职能化和专业化的要求不断加强城管和保洁员队伍建设。二是加大镇村环境综合整治制度和规范的完善创新,逐步建立健全清扫保洁、车辆停放、摊点摆设、广告张贴、垃圾处理、检查评比、文明卫生公约等一系列长效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三是坚持
“
督查暗访、通报曝光、追效问责
”
,对重点区域加大督查频率,对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到位,不定期跟踪回访,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不力的,严肃处理。
二、当前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存在的问题
1.
环境整治管理体制亟待健全。
目前农村镇村环境整治管理体制虽已建立。但
村级环境整治管理,本质上是属于村(社区)自治范围内的事项。应当通过一系列规章制度来实现有效管理。现在的问题是一些村的有关制度形同虚设。
有的村仅在村规民约中,有几条关于环境卫生方面的内容,环境整治工作“平时没人管,临时搞突击”,以及检查过后回潮现象仍部分存在。
2.
环境综合整治的投入渠道比较单一。
目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奖扶一点,镇财政补贴一点,村自筹(大多用“一事一议”的办法)一点,存在投入渠道窄、自筹能力弱来源的问题,而每年每村用在环境综合整治的资金都达数万元以上,而且随着环境整治要求的提高费用在逐年提升,对镇村两级财政的压力也逐步加大。现阶段村居还没有能力完全自行解决环境卫生所需资金,造成对环境综合整治投入捉襟见肘,影响整治效果的巩固。
3.
农村基础设施依然薄弱。
目前,在镇区范围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到位,但在村居范围只完成道路、饮用水改造、绿化等基本的基础设施配套,应该说还有很多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生产服务设施和生活服务实施没有完全配套建设到位,如村居没有污水处理站,畜禽养殖直排对区域内的空气、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直接制约了环境整治成效的巩固,制约了镇村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
4.
农村群众环境意识还需提高。
随着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极大冲击了农民的传统生活方式,但部分村民环境意识薄弱和传统陋习的长期存在,严重制约了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的成效。包括一些村干部在内,对农村环境治理认识不够,对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估计不足,缺乏治理环境的主动性,对个别村民破坏或影响环境的行为视而不见,不予约束。导致村民主动维护环境卫生的积极性不高,有意无意的乱扔、乱倒、乱堆垃圾和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时有发生。
三、对农村镇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几点建议
1.
强化工作领导,落实各级责任。
农村环境整治牵涉农业、城管、环保、卫生、水利等众多政府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强化协调合作。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继续将环境整治工作纳入绩效评估范围,激励抓环境管理的积极性。村级组织要切实履行自治职能和责任,认真执行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议通过的各项制度,教育、引导村民遵章守约,做好环卫管理工作,为全体村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2.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必须抓住国家、省、市加大对农村投入的每一个机遇,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同时区镇两级财政加大配套力度,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和公益设施的投入,重点解决饮水、行路、绿化、美化、新能源开发建设等与农民生活相关的,自身又解决不了的问题。
3.
加大资金投入,探索有偿服务。
加大投入是搞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的关键。针对农村集体经济还比较薄弱的现状,上级财政需要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同时,在资金的分配上,应当力求科学、合理、公平、透明。建议出台村级收取环卫管理费的标准,在农村试行环卫有偿服务,按照垃圾谁产生谁付费的原则,开辟村级环卫管理的经费来源。
4.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素质。
村民群众是垃圾的制造者,也是环境污染的受害者,更是环境治理的受益者。他们对环境卫生工作的认识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这项工作的成效。要将公德意识、环保意识、卫生意识作为居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特别要发挥新闻媒体、学校、村(社区)组织的作用,引导群众逐步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