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态体系建议案

  • 发布日期: 2017-07-17
  • 阅读次数:
  • 字号:[ ]

 

 
关于“构建创新生态体系,推动区域经济
转型升级”的建议案
  2017629区政协十三届二次常委会议审议通过)
 
创新生态体系是指由相对齐备、有机联系、依存共生的创新要素构成的,充满创业创新活力、内外系统和谐的,能够自我调整、自我平衡、自我发展的创新有机体。 就宏观经济形势而言, 全球工业 信息化、智能化的爆发式增长,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 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机器人等新科技、新产业层出不穷, 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大部署, 构建创新生态体系,成为 培育发展新动能的战略选择,成为 贯彻落 实新发展理念、抢抓新发展机遇、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区域经济发展而言, 通州地处长三角经济圈和扬子江城市群,这既给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环顾周边地区,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如火如荼,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利用新能源、新技术发展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业,提高区域竞争力,已经迫在眉睫。 就通州发展实际而言, 我区具有创新创业的良好传统,但经济发展面临结构性困境, 能源消耗、土地指标、环境污染等“瓶颈”也越来越制约着通州的发展。 区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提出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扎实抓好创新载体打造、创新资源集聚和特色产业培育,加快形成以创新为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方式。因此,研究和部署创新生态体系工作也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我区把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作为重要发展战略,取得了很大突破。 一是创新载体初具规模。 目前在建创新载体面积达到55万平方米 ,建成省、市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2家,省重点企业研发机构14家,院士工作站7家,全区大中型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实现全覆盖。 二是创新人才加快引育 “十二五”以来,全区落户人才项目211个,引进高层次人才460多名。截止目前,全区人才总量达到26.48万人,比2010年增长96.3%,人才产业分布结构也更趋合理。 三是扶持力度持续加大。 2010 年至2016年区级财政安排人才开发专项资金达到1.89亿元,去年,引导全区41家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拉动企业技改投入近12亿元。设立信贷资金风险池和担保类基金,共计安排财政性资金达2.46亿元,组织企业申报“苏科贷”立项支持,累计获科技贷款3.5亿元,贷款总额在全省县(市、区)居前列。 四是 政府职能积极转变。 先后出台了多项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文件,初步形成了支持区域发展、转型升级、科技创新、人才研发、新兴产业、创业投资等产业扶持政策体系,营造了创新驱动的良好氛围。 五是服务创新日臻完善。 审批手段不断创新、金融支撑不断增强、法治保障不断优化,创新服务更加注重广覆盖、多领域、重细节、重效率。在区委、区政府大力推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区 创新生态体系建设成果可圈可点,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创新作 为推动通州发展的“绿色引擎”,有力助推了发展方式转型升级,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带动了民生福祉明显改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意识到,通州目前的区域创新生态体系与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打造创新型示范区的目标要求,与先进地区的创新氛围相比,还存在不足和差距,主要表现为: 一是创新创业整体氛围有待进一步营造。 从企业层面看,有些企业还存在得过且过、“小富即安”的思想,在技术、产品和管理创新等方面力度不大,投入不足;从政府层面看,创新生态体系在 总体目标和发展规划中的地位还不够突出, 构建创新生态体系的整体联动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 从社会层面看,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不够浓厚。 二是创新主体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从产业基础上看,我区仍以家纺、建筑、船舶海工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不少 企业虽然意识到创新发展的重要,但往往受人才和财力掣肘,创新行动不多,高精尖的创新项目仍集中在少数企业。 从创新要素来看,我区科教资源匮乏、领军型专业人才不足、社会力量培育不够充分 ,影响了创新主体作用的发挥。 三是创新承载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我区虽已初步形成一区多园的创新载体布局, 但载体建设侧重于空间硬件建设,科技、产业、人才、资本等要素结合度还不够紧密,科技创新的开放度、集聚度和网络化程度还不够高。 四是创新政策整合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鼓励创新的政策措施与创新需求不够匹配,政策碎片化现象不同程度存在, 初创期科技型中小型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突出,社会资金参与创业创新程度不高。
一个区域的创新生态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人才、技术、产业、政策及区域文化等方方面面。构建多层次、多要素联动的创新生态体系,重点是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导向通道,建立健全技术创新市场的导向机制,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路径选择、要素价值的导向作用。要打破创新“孤岛效应”,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围绕资金链提升价值链,产生创新链式反应,形成创新生态循环,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现阶段,尤其 必须大力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创业热情。通过大力度、多渠道、全方位地宣传创新生态体系的理念、政策、环境和前景,在全社会牢固确立“创新至上”、“设计改变命运”等理念,使创新文化、工匠精神深入人心、融入血脉。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效应,大力推介典型创业者的创新之道,大力弘扬 “坚苦自立,创新致远”的通州企业家精神,让创新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为完善创新生态体系,具体提出如下建议:
一、优化环境,全力打造协同高效的服务示范区
1 .深化审批制度改革,营造宽松的政务环境。 全力推行“不见面”审批。 按照“放管服”的总体要求和省、市部署,做好各类数据的交换整合、开放共享和开发应用工作,加快构建大数据管理体系,为全面推进“不见面”审批改革打好基础。再造政务服务流程。借鉴深圳 “零基改革”的经验,坚持“简”字当头,将现有审批事项全部清零,重新确定并全面公示服务事项,公开服务信息,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政务服务模式。全面实行投资项目“预审代办制”、联合评审制、区域评估制。引入社会力量,利用第三方平台,开展预约查询、证照寄送,以及在线支付等智能化、个性化服务。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确保基层服务网点与网上服务平台无缝对接,逐步实现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扶贫脱贫等事项上门办理或免费代办。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双随机一公开”、信用监管、权责清单追责等机制,进一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2 .切实加强组织引导,营造灵活的政策环境。 加强组织领导。 借鉴浙江等地的做法,组建专门工作班子,统筹负责创新工作的方案制定、政策配套、部署实施、检查督查等事项。注重顶层设计,坚持规划引领,实行“一盘棋”,打好“组合拳”,整合科技、企业、人才、金融等各类创新要素,完善利益共享、责任传递机制,体现通州元素,彰显通州特色。 完善创新政策体系。 系统梳理各级政府鼓励创新的政策措施,优化、整合我区的产业转型和创新政策,形成涵盖金融、人才、土地、技术成果转化、知识产权维护等各方面的创新政策体系,分类施策,定向服务。凡是对创新体系建设具有重大影响的项目,通过相关文件作出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明确规定。加强绩效考评。促使公共创新资源真正聚焦全区创新战略重点。
3 .适应 市场经济要求,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引导企业 牢固确立“信用是无形资本”的理念。 通过开展“联合打假”、“质量信用承诺”、“守合同重信用”评选等活动,引导企业诚信自立。相关部门要当好“信用融资”的导航员,建立“诚信融资”平台,优先推荐信用好的企业融资。健全信用奖惩机制。 整合金融、税务、环保、市场监管、物价及相关政法部门和单位的资源, 不断完善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机制, 使诚实守信、尊重契约成为全区上下的普遍认知和自觉选择,筑牢社会诚信体系。 以信用为核心,建立健全守法诚信褒奖机制,进一步强化风险的分担和正向风险补贴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建立恶意逃废债联合惩罚机制,让触犯红线的失信者寸步难行。
二、完善机制,全力打造资源汇集的创新引领区
4 .健全 企业自主创新体系。 充分发挥企业在研发投入、技术创新、成果应用方面的主体作用,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向导、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政策扶持,集中各类资源,引导企业特别是重点骨干企业自主或联合科研院所做强创新平台;积极争取863计划、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和省市重大科技专项,形成一批居于行业领先地位的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鼓励企业加强技术产业化能力。支持积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紧密结合区域发展重点和基础,鼓励企业走以应用开发为特色、以产业化为目的的科技发展之路,促进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引导企业大胆尝试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管理创新,全面推进转型发展。
5 健全 技术成果转化体系。 设立面向技术中介机构的专项补助资金,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导技术中介机构向经营专业化、功能投行化、收益股份化、信誉品牌化方向发展。瞄准国内外技术专利,移植、嫁接和利用一批技术成果。建立“创新共同体”,改变校企合作点对点的单一模式,以产业共性问题与企业重大技术需求为课题,通过市场方式,将高校、科研机构的科研活动融入我区创新体系,加快实用型科研成果批量转移。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出资,将高校科研机构打造成自身的“研发部”。借鉴企业改制“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思路,探索将部分创新载体整体打包给高校或科研院所,使其真正落户我区,实现成果就地转化。与此同时,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推进全区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和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建立知识产权信息平台,逐步将专利、商标、版权纳入集中统一管理。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评估评价体系,开展知识产权托管服务。引导企业实施积极的专利战略,强化维权意识,保护研发成果,增强知识产权综合运用能力。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执法和处罚力度,为企业提供跨国知识产权纠纷的法律咨询和援助服务。
6 . 健全人才引进培育体系。 积极争取进入全省“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单位,完善“拨保投贷贴”产业人才扶持链。借鉴江阴等地好的做法,利用我区优势产业资源,坚持引资与引智结合、创新与创业结合,采用“人才+项目+资本”模式,吸纳既懂技术又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建立稳定的人才对接机制,及时公开和更新高层次人才储备库和需求信息库。以智力服务为核心,通过短期聘用、技术顾问、特聘专家等“柔性流动”机制,最大化地开发利用创新成果。设立“人才直通车”提前贷金融产品,落实财政贴息机制。按照“引高、培中、暖普”的思路,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积极性。大力推广技术入股、资金参股、赠送干股等模式,将合作项目收益的一定比例让渡给研发团队核心成员,确保技术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完善细则,切实落实人才新政“21条”中高层次人才的购房补贴、生活津贴、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医疗体检等政策。制定实用型人才的培育和奖励办法,通过年度创新人物评选、组织年度创新大赛、技能比武等活动,激励和稳定“蓝领人才”队伍。进一步提升创新载体的宜居度,为留住人才创造条件。
三、 拓宽渠道 ,全力打造匹配创新的资金集聚区
7 . 转变支持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 由过去的直接、无偿投入向有偿化、资本化转变,通过技改项目与融资租赁机构合作,财政贴息与技改产出挂钩,持续放大财政资金扶持效应 集中财力办大事,适当扩大区级创新引导基金规模, 完善管理办法。 在现有信贷资金风险池、担保类基金的基础上,组建国有全资或国有控股的担保公司和再担保公司,化解中小微企业贷款担保难题。 探索财政资金“天使化”。 学习上海、深圳等地的做法,加大引进、培育和壮大天使投资,将财政资金以股权形式投资入股创新企业,但不干涉企业正常经营,并根据企业要求随时退出。发挥专项资金的引导和放大作用,引进优质天使投资机构入驻通州,让更多的“天使”回归。强化风险补偿。设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发展基金,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吸引保险机构、大中型骨干企业等共同参与,实行市场化运行,通过壮大规模,分摊风险。风险补偿的对象主要是各级科技部门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小微企业、孵化器在孵企业或符合产业规划的其他小微企业。充分发挥“创新券”作用。大力宣传和推广“创新券”补助政策,通过政府向企业发放“创新券”——企业用“创新券”向相关机构购买科研服务——相关科研机构持“创新券”到政府兑现的办法,引导创新主体与科研机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对接,促进产学研结合,降低初创企业的创投成本。
8. 突出金融创新,保持实体经济信贷规模合理增长。 将信贷资金更多导向实体经济。 金融单位要结合开展“支持制造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对重大项目、骨干企业实行重点扶持, 不断贷、不抽贷;确保 科技型中小微企业 科技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水平、增量高于上年同期水平。 政府融资项目要向支持实体企业较多的金融单位倾斜,相关部门要 加大对金融机构支持地方实体经济发展的奖励力度。 推动资本集聚 。重点是完善“一街一港一中心”的服务创新功能,大力引进各类科技银行、创业投资、融资担保、资产管理、信用评级、投资咨询等机构入驻金融集聚区,完善金融产业链,充分发挥金融产业集聚效应。创新金融产品。结合江苏省“双创”、南通“江海英才”、通州“ 510等领军型创业人才项目,探索“拨改贷”、“拨改投”运行模式。继续扩大“苏科贷”产品规模,大力推广类“苏科贷”产品,确保相关金融单位的“转贷基金”真正落地。积极探索商标权、著作权、专营权质押和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债权信托基金和订单质押贷款等新型业务。创新和扩大应付款保函、“开鑫贷”等中间业务,加快发展“江风海韵”、“投贷宝”等个性化、多元化投贷联动产品。
9. 多管齐下,撬动社会资金融入创新洪流。 加快提升企业资产证券化水平。 继续壮大通州“上市板块”,推进中小微企业在“新三板”挂牌,鼓励小微企业尤其是科技型孵化企业到江苏股权交易中心等市场挂牌,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扩大企业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债务类金融产品发行规模,大力支持小贷公司开发资产证券化产品。 积极发展私募基金,拓展“江海之星”等股权投资业务领域。 加快完善投融资服务体系。 积极引进知名会计师事务所、金融咨询机构、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拓宽金融服务领域。 改革招商引资考核办法,将引进风投资金列入招商引资考核内容。
四、融合优势,全力打造特色鲜明的成果推广区
10. 结合产业发展重点,培育层次合理的研发平台。 围绕我区“ 335产业体系,适度超前布局一批科技基础设施、共性技术平台、产业化服务平台,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技术转移中心,夯实区域研发基础。 借鉴浙江等地的成功经验,精心打造一批“特色小镇”。 以高端制造和信息智慧产业为目标,将江海智汇园打造成具有通州特色的“梦想小镇”。结合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叫响家纺小镇、色织小镇品牌。瞄准科技与文化、体育、旅游、民俗、宗教、餐饮等产业的“相融点”,打造进鲜港鲜花小镇、开沙岛江心小镇、石港渔湾风情小镇、余西古镇、忠孝文化园,最大限度地集聚创新要素。调整思路,完善机制,推进三大产业研究院平稳运作。对已设立的企业研究中心,加强指导,优化服务,严格考核,全面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研发设备一次性摊销、技术成果转让免税等财税政策,真正发挥研究中心在企业创新中的核心作用。
11. 围绕加速转型升级,壮大行业领先的孵化平台。 加大引 育力度。 要加大吸引长三角、扬子江城市群知名众创空间到通州设立分支机构,加快创客空间、创新工场等众创空间建设。增强孵化能力。以江海圆梦谷、江海智汇园等众创平台为基础,在为入孵企业提供研发、中试生产、经营场地和办公条件等共享设施的基础上,提供更多的技术、融资、政策、管理、法律、财务支撑,实现孵化器从1.02.03.0的进化。积极引进“孵化+投资”模式,搭建孵化器与风险投资、天使投资的合作桥梁。建立大孵化格局。建立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相结合的大孵化器格局,形成全过程、全要素的企业孵化生态链。
12. 围绕提升创新效能, 完善功能配套的服务平台。 组建政府公共服务平台。 开放公共技术平台,组建通州技术转移中心,加快建立与科技创新链相适应的科技服务链,加快形成本地与科技资源富集区域之间、企业与科研院校之间、政府与市场之间的技术纽带。 建立专家服务团队。 结合我区产业实际,围绕改造传统产业和提升新兴产业,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的联系,聘请更多的专家进入专家库,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智囊服务, 解决孵化企业的技术瓶颈,促使其早出孵。发展社会科技中介。培育和引进一批投资、咨询、会计、培训等科技服务机构,以及科技团体、行业协会、创业联盟等创新类社会组织,完善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功能,形成功能完善的创新生态服务链。
  • 各地政协网站
  • 区县政协网
  • 站本地热门
  • 网站精选网站
版权所有:南通市通州区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