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都市工业综合体是以工业生产为主体,兼具研发、设计、展示、商业配套等功能,集聚科技创新资源,与城市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工业产业集聚区。作为南通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通州区,都市工业综合体项目较少。在此我们结合相关方面的意见、建议,提出加快推进通州区都市工业综合体项目发展的建议,供区委、区政府领导决策参阅。
关于加快推进通州区都市
为进一步落实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和上海“北大门”建设定位,提升城区经济密度和产业发展能级,突破产业发展要素制约,2019年以来,我市加快了都市工业综合体建设,多地项目建设及运营已取得初步成效。
一、
相关政策情况
2019年3月,南通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南通市区都市工业综合体建设的意见》(通政发〔2019〕6号)(以下简称《意见》),就我市都市工业综合体建设的目标任务、规划设计及建设要求、扶持政策、组织保障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
根据《意见》精神,南通市工信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于2019年6月联合印发了《支持市区都市工业综合体建设实施细则》的通知(通工信发〔2019〕105号),就方案审查、土地出让、服务保障、政策兑现、监督管理等制定了更明确、更具操作性的实施细则,为我市全面、快速推进都市工业综合体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为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提升市区土地利用效率,规范土地市场秩序,更好发挥都市工业综合体对城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2021年6月初,南通市人民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市区都市工业综合体项目规范有序健康发展的补充通知》,就我市都市工业综合体项目的规范建设、产业发展的促进、自查督促的开展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明确。
二、其他各区(市)建设概况
崇川:2019年3月18日,南通市首个都市工业综合体——华汇智谷(南通)科学产业园在南通崇川经济开发区奠基动工,2020年5月29日华汇智谷(南通)科学产业园正式开园。该项目占地217亩,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总投资20亿元,由高标准厂房、综合配套和创客服务三个模块构成。园区围绕南通“3+3+N”产业规划,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云计算、智能机器人、3D打印、VR&AR应用)、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三个方向,打造“高新技术研发、科技制造产品”双核主导的都市工业综合体,迄今已吸引近60家“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制造”关联企业签约落户,其中40多家达到规上规模。
海安:2020年4月15日,总投资50亿元的恒科众创城项目15日在海安市曲塘镇开工建设,该项目总用地规模约810亩,分三期实施,总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以上,以高端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电子电气和时尚轻工产品为主导产业,全部工程3年内实施完成。项目全部建成之后,可容纳300—400家中小微企业入驻,吸纳产业工人约1.5万人,年产值80亿元以上,年税收4亿元以上,致力打造省内标杆。
如皋:目前,位于下原镇工业园区的下原科技产业园正在建设中,该项目由如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下原镇共建,重点招引医疗器械、智能装备智造等产业契合度高、投资体量大、发展前景好的项目落户,努力建成配套齐全、产业链完备的高新技术产业园。
三、通州区的建设情况
2021年1月,《通州区政府工作报告》在2021年工作安排中提出,“各镇(街道)立足自身特点,强化与高新区信息共享、产业联动,盘活低效用地,提高工业用地亩均产出。鼓励金沙等有条件的镇(街道)发展都市工业综合体,为优质中小项目、税源项目提供承载空间。盘活存量项目建设用地超5000亩”。然而,都市工业综合体项目实质性进展有些缓慢。进入“十四五”,作为南通“一主三副”城市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显我区在都市工业综合体项目的推进上已落后于全市整体发展水平。
四、推进通州区工业综合体项目发展的建议
1.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快项目推进、落地
建立通州区工业综合体项目联席会议制度,统筹通州区工业综合体开发建设、协调推进、政策兑现、重大问题会商等事项。联席会议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召集,区发改委、财政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应急管理局、行政审批局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将改造升级老旧工业园区、闲置工业厂房、推进工业上楼作为重点工作,建立健全齐抓共管的组织领导体系和责任监管机制,统筹协调辖区范围内工业综合体建设事宜,摸排我区尤其是金沙、金新街道符合条件的地块,充分利用土地空间资源,积极创新供地模式来建设都市工业综合体,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2.
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多元化投资
结合产业发展导向,从资金实力、开发经验、运营团队、招商能力等多个角度对开发主体进行量化评价,鼓励多元投资,推动和引导国有资本、民营资本、金融资本共同参与工业综合体开发运营,确保招引有实力、有经验、有资源、有影响力的开发主体,提升工业综合体项目建设质量。鼓励持有工业用地产权的企业,按工业综合体的标准和要求开发建设,支持有工业地产开发建设经验的企业和投融资机构参与投资和运营管理。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推动高层工业楼宇发展。例如,对于工业综合体基础设施配套费施行第一层全额征收、第二层减半征收第三层及以上暂免征收,对工业综合体亩产经济贡献给予相应比例的奖励。
3.
集聚现代化产业和高端产业,狠抓招商引资不放松
着眼长远、科学论证,在定位上与整体产业布局配套相衔接。同时,通过工业综合体项目实现企业、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的聚集效应和规模发展,打造具有充分活力、相对独立和完整、商业配套齐全的工业企业群体。形成产城融合、产业集聚发展和全产业链推进的新业态,为通州区高端产业发展提供更加充足的空间载体。本着高标准、高品质的原则,推动优质企业向高层楼宇集中,重点发展电子、医疗仪器设备及航空器材设备制造等高技术制造业;鼓励研发机构、生产性服务机构入驻,助力工业综合体项目的运营,由此工业用地实现倍增效益。早日建成产业特色明显、配套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完备、投入产出较高的“上楼发展”新样板,为经济建设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